52名日本小学生集体脱险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
7月24日,江苏连云港,学生们在赣榆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学习游泳。资料图片
11月19日发生在日本的一起沉船事件,半个月后依然在中国颇受关注。对于52名日本小学生在这起沉船事件中集体脱险,不少中国家长为这些邻国的孩子伸出大拇指的同时,更多的是在思考:如果是我们的孩子遭遇这样的险情,也能化险为夷吗?
据日本新闻网、朝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11月19日,一艘载有52名小学生(另有5名船员、5名教师)的观光船在日本香川县坂出市附近海域撞击到不明物体后沉没,包括52名小学生在内的所有乘员全部脱险。根据日本媒体的报道,观光船开始下沉之后,船长眼见船体的沉没已不可避免,他在发出呼救信号之后,指示52名小学生穿上救生衣后弃船。一些勇敢的学生率先跳入海中,而后鼓励其他学生效仿。就这样,学生们相互打气、帮助,在船体下沉的过程中陆续跳入海中,绝大多数学生最终都跳入海中等待救援,一直等到附近一条渔船赶到。让中国家长惊叹的,除了事件中的日本小学生应该大多数都掌握了游泳技能之外,还有他们临危不乱、相互帮助、共度危机的品质。
这起沉船事件发生半个月后,依然在中国有着不小的关注度。一直以来,日本的学校体育就是中国学习的榜样,此次日本小学生在沉船事件中表现出的镇定和自救能力,再次让中国的家长和学者看到,日本的学校体育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云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王宗平教授认为,这起事件说明,体育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应该与“三生”教育(生命、生存和生活)紧密结合。体育也是一种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这揭示了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他说:“我们的体育教育,也应当更好地把‘学’和‘生’有机结合起来,要认识到‘学’是过程和途径,‘生’是目标和根本。”
这起事件让中国家长惊叹的是日本学生几乎都会游泳和他们在危机中的团结互助。
日本筑波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小野太郎在接受中青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在“\templets\demo\comments.htm”原来的内容全部删除,插入第三方评论代码,如果不需要评论功能,删除comments.html里面的内容即可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